┊文章閱讀:次
生活中,我們常見到有些人彎腰駝背、走路不穩(wěn)、反復骨折,老百姓說這是“骨頭酥了”,其實罪魁禍首就是骨質疏松癥。醫(yī)生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癥更偏愛女性朋友。今天我們就通過病例跟讀者聊一聊女性如何預防骨質疏松癥。
【病例1】今年年初的一場雪下得很大,雪后路特別滑。58歲的王女士出門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倒時,她下意識地用手撐了一下身體,雖然沒怎么用力,卻導致前臂骨折。拍片時,大夫說她有比較嚴重的骨質疏松,幸虧是手臂骨折,醫(yī)生可以使用手法復位,如果是大腿或髖部骨折麻煩可就大了。
【病例2】28歲的小周生完孩子后因“腰背痛6個月,加重伴行走困難3個月”就診。她說從懷孕7個月開始腰背痛,產后1個月時明顯加重。小周產后堅持哺乳,奶量也非常充足。拍片發(fā)現(xiàn),她的骨密度非常低,第1-2節(jié)腰椎竟然壓縮骨折了。原本就身材嬌小的她,身高一下子矮了3厘米。大夫說,她得的是典型的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松癥。
患病早期并非無跡可尋
建造一座結實耐用的高樓,需要質量好且充足的建筑材料,還需要合理的建筑結構。它們共同決定了一座高樓的堅固程度。我們的骨骼就好比一座高樓,建造骨骼這座“高樓”的材料就是礦鹽和蛋白質,骨骼的結構我們稱之為骨微結構。骨骼這座“高樓”中,無論是建筑材料少了,還是結構出了問題,都會導致骨骼強度下降,容易骨折。
在醫(yī)學上,骨質疏松癥就是一種因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而導致的骨脆性增加的全身性疾病。骨質疏松癥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很多患者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癥之時,就是發(fā)生脆性骨折之日。所以骨質疏松癥也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其實,在骨質疏松癥早期,身體會發(fā)出一些提示信號。比如,不同程度的四肢或腰背部疼痛;身高下降3厘米以上;出現(xiàn)駝背等骨骼畸形;跌倒或日?;顒蛹匆l(fā)骨折等。這些情況提示我們骨健康可能出現(xiàn)了問題,需要積極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為何女性更易鈣流失
2018年,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了首個中國骨質疏松癥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32.1,同齡男性為6,絕經后女性的骨質疏松患病率幾乎是男性的5倍!為什么骨質疏松癥偏愛女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女性和男性相比,在生命周期的任何時段,骨量都低于男性。骨量是反映骨骼強度的重要指標,所以“嬌柔似水”的女性更容易被骨質疏松所累。
其次,人體內的雄激素和雌激素都對骨骼有保護作用,可以避免骨量隨年齡增長而過快丟失。但女性從更年期開始到絕經后10年的時間內(即圍絕經期),雌激素開始波動性下降,它對骨骼的保護作用隨之消失,骨的破壞增加,骨量開始快速丟失。而男性卻沒有這段時期,他們的骨量一直是緩慢下降的。
除此之外,女性還經歷著特殊的妊娠、分娩、哺乳等一系列過程。幾乎100的健康孕婦分娩后都會有自身缺鈣現(xiàn)象。在孕期和產后完全哺乳6個月內,母體通過乳汁輸送給寶寶的鈣量高達100g。因此整個孕期和哺乳期,母體骨鈣流失嚴重。生育次數(shù)越多、生育間隔越短的女性,骨質疏松發(fā)生風險越高。
預防骨質疏松從青少年開始
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嚴重后果,常見骨折部位是椎體、髖部、前臂遠端、肱骨近端足踝、肋骨和骨盆等。一旦發(fā)生脆性骨折,再骨折風險顯著增加。發(fā)生髖部骨折后1年以內,約20的老年患者會死于各種并發(fā)癥。即使手術順利仍有約50的患者致殘,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預防骨質疏松的關鍵在于獲得較高的峰值骨量和減慢骨量丟失,所以骨質疏松癥的預防應從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開始,貫穿于生命全過程。
預防骨質疏松小貼士
1.重視營養(yǎng)。日常膳食中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和鈣,有利于強健骨骼。建議中老年人和妊娠、哺乳女性多喝牛奶,必要時額外補充鈣劑。還需注意低鹽飲食,因為鹽攝入過多會加速骨骼鈣質的流失。
2.充足日照。暴露皮膚于太陽下。曬太陽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合成,有利于鈣吸收。充足的維生素D對于強健肌肉、調節(jié)心情以及預防某些其他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3.規(guī)律運動。運動對于維持正常肌力和骨骼的健康至關重要,還可改善機體敏捷性和平衡性,減少跌倒風險。如果身體條件不好,也可以做一些強度低的阻抗運動,即通常所說的力量訓練,如腿部帶有阻力的屈伸、上舉胳膊、腰部肌肉鍛煉等。
4.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等。
40歲以上人群應重視骨質疏松癥的篩查,常規(guī)體檢中最好有一次骨密度檢查。若骨密度正常,可5年后再測。絕經期女性,建議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以監(jiān)測骨量丟失速度。如果確診骨質疏松,可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律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等骨骼健康補充劑。(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內分泌科醫(yī)師徐曉潔)
Copyright @ 2013-2020 中國福建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我們
免責聲明:本站為非營利性網(wǎng)站,部分圖片或文章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果無意中對您的權益構成了侵犯,我們深表歉意,請您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