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閱讀:次
寬厚待人、友好睦鄰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也是自古以來大力提倡的優(yōu)良家風,范仲淹就曾在其家訓《百字銘》中提到“遜讓敦睦鄰”。除了修身立德的個體意義,寬厚睦鄰對于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維護社會和諧也有重要意義。泉州地區(qū)有睦鄰傳統(tǒng),并留存下豐富、獨特的遺跡。它們不曾磨滅,隱于市井,如今仍為一方居民的生活場所,并在新時代的傳承中作為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的樣本,續(xù)造“和為貴”的當代實踐。
8月19日,廈門大學“法廌文化”實踐隊隊員邱靖雯分別前往位于泉州市鯉城區(qū)的禮讓巷和石獅市永寧鎮(zhèn)的鄰里井進行實地考察。
禮讓巷與安徽桐城六尺巷有著相似的歷史典故。傳說明萬歷年間,泉州府城內的林氏和唐氏兩個世家世代為鄰,但兩家人的房屋緊貼,中間沒有巷子。當時林家有人在京城官居尚書,而唐家有人在地方擔任指揮使。有一回,林家要建花園,唐家要修房子,為一堵墻基兩家發(fā)生爭執(zhí)。林家寫信上京,請林尚書責成地方官處理好爭端??蓻]想到林尚書并不以權壓人,而是在回信中要求家人將墻主動退讓三尺。接到回信后,林家主動退讓三尺。唐家見林家胸懷寬廣、謙遜禮讓,也讓地三尺。兩家禮讓,便讓出一條六尺巷,即現(xiàn)在的禮讓巷。有學者曾對此傳說進行考證,推測傳說中在京官居尚書的林家以及在地方當指揮使的唐家都確有其人,而且就住在禮讓巷一帶。
經過時代變遷,禮讓巷是否保持原來模樣已經不得而知,但禮讓巷中鄰里相讓的好家風至今仍口口相傳。其所在地的鯉城區(qū)人民法院,將家事審判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積極探索家事審判模式,提煉出“親和睦誠”的家事糾紛處置理念。禮讓巷這一蘊含“親和睦誠”理念的本土故事,便是家事審判中德法并用、情法交融的依托之一。
在泉州下轄的石獅市,永寧古衛(wèi)城的老街上有一口半邊井,“半邊”指的是井口一半在圍墻內側,一半在圍墻外側。其成因是,永寧地處海濱,早年淡水缺稀,永寧旅菲華僑陳增沛,主動將自家的一段圍墻退回改建在水井中間,將井口外露,讓鄰里隨意取用,深得眾多鄉(xiāng)鄰的贊譽與感激。此井因而被鄉(xiāng)親切的稱為“鄰里井”、“邊井”。相比禮讓巷的典故已經無法直接窺見,鄰里井的特殊造型仍然生動地講述著鄉(xiāng)賢大度禮讓,主動與鄉(xiāng)民共享井水,惠澤眾人的故事。隨著鄉(xiāng)村建設,自來水的普及,半邊井的取水作用已經大大削弱,但其對良好鄉(xiāng)風的象征價值則不會過時。
如今,鄰里井已經成為石獅多部門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糾紛的本土文化資源。永寧派出所的調解室中陳列了鄰里井的實物模型、圖片,并在矛盾糾紛調處過程中巧妙援引這一典故,感化爭執(zhí)雙方,將矛盾化小化無。典型案例是,永寧沙美村的一對鄰居,原本說好共同退讓自家土地一米作為公路,但因一方在其退讓的公路上種植綠化,導致退讓的土地被占領,雙方爭執(zhí)遂起。這對鄰居在派出所調解室中目睹鄰里井模型,聽了當年的故事,認為自己的行為相形見絀,羞愧不已,最終種植綠化占據(jù)土地的一方答應將綠化處理好,雙方在調解室中握手言和,并表示以后要向華僑陳先生學習,和鄰里好好相處。
此外,在石獅市寶蓋鎮(zhèn)職工法律維權一體化基地的調解室中,也有鄰里井的圖片,鄰里井象征的互諒互讓、與人為善精神同樣可以運用于勞動糾紛調處之中,有利于引導當事人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前端。
相互禮讓,可成六尺巷,化解兩家矛盾;一家退墻,可露半邊井,潤澤千家萬戶。對于民風優(yōu)良傳統(tǒng),要挖掘本土素材,把故事講好,更要融入當代社會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德法并用,讓優(yōu)良傳統(tǒng)得以延續(xù),讓和諧社會的故事得以續(xù)寫。
Copyright @ 2013-2020 中國福建網(wǎng)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我們
免責聲明:本站為非營利性網(wǎng)站,部分圖片或文章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如果無意中對您的權益構成了侵犯,我們深表歉意,請您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